刀刃上的尖兵——記應城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團隊

發布時間:2020-03-04 17:53:55
瀏覽:48 小編:ly 來源:孝感日報微博
評論

自從疫情爆發以后,廣大醫護人員就一直抗戰在疫情的一線,可以說是超負荷的工作,特別是重癥病房,工作更加艱難。

刀刃上的尖兵——記應城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團隊[圖1]

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,湖北省應城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團隊處于危重癥病人救治的前沿,發揮著重要的作用,成為刀刃上尖兵。

危重癥守門人

程文濤,應城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、副主任醫師,也是應城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組的專家成員。

從早期的會診指導治療,到后期因形勢需要抽調至感染病區管理救治危重癥患者,人民醫院每一名危重型病人的治療、搶救,程文濤幾乎都參與其中,就像一名特種兵,盡自己大的努力去排除各種突發的危險情況,保障患者安全。

每天早晨,程文濤都會提早到ICU查房,交待科室危重病人治療方案后,立即趕往新冠肺炎病區,參與查房及治療;然后再與黑龍家專家組進行病例分析討論,提出治療方案。有時深夜一個電話,他就要進倉搶救病人。一次,為了搶救病人,程文濤凌晨2點穿上隔離服進入病區,直到下午2點才出來,汗水濕透了全身,食水未進。連日如此,體能消耗到極限。

自疫情開始,程文濤就一直吃住在醫院,每天超負荷工作,連日的操勞加上病人的病情起伏,讓他非常疲憊,空閑之余只能趴在桌子或沙發上打盹。之前的足部外傷也因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再次發作,走路一瘸一拐,醫院領導、同事及家人看到很心酸,建議他休息幾天,但他想到病人,堅持不離開一線,咬緊牙關堅持工作。

辛勞的工作,精湛的醫術,程文濤的突出表現得到同事的信任,黑龍江支援醫療隊專家的認可,被稱為重癥病區“定心石”,他也因此受到應城市委、市政府的嘉獎。

天使團隊

新冠病人危重癥后期,不僅會出現呼吸衰竭,還會因感染加重,這時就需要CRRT(血液凈化治療)這一重癥醫學的常用武器來解決。

人民醫院在緊急添置CRRT機的同時,克服ICU危重病人多、護理人員缺口大等困難,抽調重癥醫學科護理團隊骨干護士人員,成立CRRT治療小組,歇人不歇機,保證CRRT治療的持續運行。

因CRRT一般一次上機工作要8-24小時,其間需要維護透析濾過管路、處理報警、2-4小時需抽取血液送檢、2-3小時需更換置換液、透析液及廢液等等,工作任務極其繁重,且CRRT操作復雜,經驗及技術要求高,護理人員經常需一天連續工作6-8小時,沒有休息日。

上班前,護士們不敢多吃多喝,下班出來衣服濕透,腰酸背痛,很多時候過了飯點只能吃冷菜冷飯。在她們的艱辛付出下,很多病人因為得到及時充分的血液凈化治療,病情的發展得以延緩或好轉。

巡回接力

因抗擊疫情的需要,應城人民醫院新冠肺炎的救治陣地從感染科,擴展至血防院區。

在醫療人員缺口大的情況下,重癥醫學科克服困難,抽調多位醫生戰斗在救治一線,先后派出何大雙、高波、左杰、尹逢彬等幾位醫師,巡回接力,轉戰各處重癥陣地,哪里有需要,就沖向哪里,參與重癥搶救及指導。

因防護用具厚重,每一個操作都較平時難度增加許多,且自身暴露感染風險極高,但他們憑借過硬的技術,成功地為危重患者實施搶救操作,多次完成氣管插管、中心靜脈置管、CRRT治療、無創呼吸機有創呼吸治療等。

在密閉環境中,吸痰、氣管插管等均會產生大量的氣溶膠,醫務人員感染風險極大。得益于平時嚴格要求,正確執行防護規范,目前重癥醫學科無一例醫務人員被感染。

小貼士:本頁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,真實性、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。

用戶評論
欧美浪女骚逼